沙夫豪森IWC萬國錶
創新材質
每種材質都各有特色,各具優點。尋找能夠滿足腕錶功能和美學所需的材質,是IWC萬國錶工程設計的核心。創始至今,品牌發展出處理錶殼材質方面的獨特技術。
精選腕錶
如果需要兼具堅固、耐用、輕巧的材質,鈦金屬便是理想之選。鈦金屬極為堅固,比精鋼輕約三分之一。鈦金屬具親膚和抗敏感的特性,因此也用於製作醫療植入物等物品。這些特質,讓鈦金屬註定成為製作錶殼的材質。不過,難度在於這種材質格外堅硬,難以機器加工。因此,在工序的每個階段完成時,都要將鈦金屬軟退火,或待其冷卻。1980年,IWC萬國錶推出全球首枚鈦金屬腕錶——IWC萬國錶保時捷設計鈦金屬計時腕錶(型號3700)。沙夫豪森的工程師與法國航空航天公司Aérospatial緊密聯繫,取得生產腕錶所需的專業知識。自此,鈦金屬腕錶便成為品牌作品中的固定款式,尤其常見於飛行員腕錶和工程師腕錶。
沙夫豪森最新銳的材質是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這種新穎的材質如鈦金屬般輕巧堅固,同時又如陶瓷般堅硬抗刮。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以一種專為IWC萬國錶製作的鈦合金為基礎。錶殼內所有部件均由坯料研磨、車削、鑽孔而成,然後放進烤爐內進行熱處理。過程中相變發生,金屬表面瓷化。這項工序不只為金屬賦予與陶瓷相似的特質(如極度堅硬),還有矚目而啞光的黑色。因為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品牌能夠採用無塗層的全亮黑設計製作按鈕或針式錶扣等部件。
18 ct Armor Gold®
18 ct Armor Gold®是一種新形態的黃金,比一般紅金更堅硬和耐磨。
黃金恆久不變,常保價值,比任何貴金屬更能體現華貴和優雅的一面。IWC萬國錶錶殼的純金含量為75%,相當於18K。品牌將黃金與其他物料結合,以打造出所需的色澤。18 ct Armor Gold®是一種特殊的新型紅金。生產過程非常複雜,期間合金的微結構遭改變;因此它比一般紅金更堅硬和耐磨18 ct Armor Gold®首次亮相於大型飛行員恆定動力陀飛輪腕錶「小王子」特別版(型號590303)。這種新材質十分適用於大型飛行員腕錶的碩大錶殼和獨特的鑽石錶冠。
青銅是人類史上極為古老的一種材質,以青銅製作富文化意義的物件,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中期。青銅是冶金學上的籠統名詞,泛指至少含有60%銅的合金。IWC萬國錶以鋁青銅製作錶殼,這種材質除了銅之外,也含有鋁和鐵。獨特成份使這種合金比標準的青銅更堅硬50%,硬度與精鋼相若。鋁青銅的另一特色是其優越的生物相容性,它是唯一允許用於食品生產的青銅。品牌將青銅用於噴火戰機飛行員自動腕錶(型號326802);這種材質隨歲月形成特別的仿舊色澤,使每一枚腕錶都獨一無二。
腕錶使用的技術陶瓷由矽酸鹽、氧化鋁或碳化矽等多晶粉末組成,這些物質與多種添加劑混合成均勻體,塑形後在烤爐內高溫燒結。在燒結過程中,添加劑會自然蒸發,留下極其穩定的陶瓷體。不過,陶瓷會在燒結階段縮小約三分之一,因此,製作錶殼絕非易事。收縮因素須於設計階段便納入考慮,確保機芯能夠在日後完全吻合錶殼尺寸,符合極小的偏差範圍。IWC萬國錶於1986年推出首枚陶瓷腕錶——達文西萬年曆腕錶(型號3755)。此後,品牌推出採用黑色碳化硼高性能陶瓷或棕色氮化矽陶瓷打造的錶殼。沙夫豪森以創新陶瓷打造的新作,是搭配沙色陶瓷錶殼的飛行員系列Top Gun海軍空戰部隊計時腕錶「莫哈韋沙漠」特別版(型號389103)。
鉑金
鉑金是珠寶製作中所用的最珍罕、純正、高貴的金屬。它永恆不朽,擁有特別的白色光澤。
鉑金埋藏在地球深處數十億年來,始終維持惰性。到了近數百年,我們才有辦法提取和加工這種閃亮著灰白光芒的金屬。鉑金極為稀有珍貴,約重10公噸的礦石,僅可產出1盎司的鉑金。提取過程亦複雜費時——須經逾百項獨立工序,才能從礦石中提取鉑金,整個過程可能要花費數月。鉑金極為純正,因此比銀或黃金重。IWC萬國錶曾將鉑金用於IWC葡萄牙系列萬年曆腕錶(型號IW503406)。這種不朽的貴金屬能為任何腕錶賦予獨一無二的特色。
繼續閱讀
關於IWC萬國錶
作為專業奢華腕錶領域的世界領先品牌之一,IWC萬國錶致力於打造體現高級製錶藝術最高境界的典範之作。瞭解更多。
航向我們的可持續未來
IWC萬國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並已發表業界首份可持續發展報告。請深入閱讀,了解我們的價值觀。
IWC萬國錶職位空缺
品牌的每枚時計均為集獨特設計、創新科技與極致精準於一身的傑作。正是這些非凡的價值讓IWC萬國錶這家國際腕錶公司保持活力且迅速發展為全球品牌,奠定領導奢華製錶業的顯赫地位。這裡提供絕佳的工作環境,讓對國際奢侈品行業深感興趣的您一展抱負。